中国政府正针对一种在国内网路上日益普遍的负面情绪展开行动。
本周,中国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(简称中央网信办)展开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,整治社交媒体上“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”的内容。
官方表示,此举旨在“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”,并“营造更加文明理性网路环境”。
被列为整治对象的言论包括“读书无用论”、“努力无用论”,以及趁机宣扬“厌世负面人生观”的内容。
中国正面临房地产危机后的经济放缓、高企的青年失业率,以及激烈的升学与就业竞争,这些因素导致年轻世代普遍产生失落感。
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助理教授骆斯航(Simon Sihang Luo)向BBC表示,中国年轻人“对未来生活的前景感到严重质疑”,并“必须面对他们的生活很可能不如父母那一代”的现实。
北京对这股不满情绪的担忧,已反映在一波针对网红与社交平台的处罚行动中。
“安卓人”上周,知名内容创作者“户晨风”的社交媒体帐号所有贴文遭清空。中国官方未作任何说明,原因不明。
但外界普遍认为,这与他近期一则爆红言论有关。
他在直播中将人与事物分为“苹果”与“安卓”两类,后者被用来形容劣于前者的事物。
“你这就是典型的安卓逻辑、安卓人、安卓素质。”他在直播中如此形容,该言随后在网路广泛流传。
这段玩笑迅速受到许多中国网民欢迎,也有人指责“户晨风”制造社会分裂。
这类明显涉及不平等的玩笑,似乎已成为敏感地带——因为它加强了中国共产党不愿民众过度关注的社会差距。
中国网路审查并非新鲜事。任何涉及对党或领导人批评,或触及具政治敏感性的议题,往往迅速遭到删除。
而此次针对消极情绪的整治行动之所以不同,则在于它似乎锁定一系列可能引发或加剧负面情绪的网路行为。
以言辞犀利著称的网路补习名师张雪峰,本月稍早因公开表示若北京决定攻打台湾,他将捐出至少5000万元人民币(约新台币1.25亿元),引发争议。但直到本周,他才成为中国网路审查的对象。
据中国媒体周三报导,张雪峰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社交媒体帐号已被限制新增粉丝。
对此,《澎湃新闻》引述张雪峰一名员工表示,他正在“反省”。
外界仍难以确定他遭到处分的具体原因,但部分人士认为,问题可能出在他言论背后传递的讯息——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里,只能做出务实选择。
张雪峰以直言不讳的建议受到学生与家长追捧。他不鼓励年轻人追梦,而是强调必须面对考试成绩与经济压力所决定的现实。他的平台,也可能成为沮丧情绪的温床。
“网络空间天朗气清”不只是个人,中国也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参与这场大规模的网路整治。
本月,中国中央网信办表示,将对小红书、快手与微博等社交媒体应用程式未能管控负面内容予以处罚,包括“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”。
“网络空间天朗气清、生态良好,符合人民利益”,网信办表示。
但试图让中国网路空间保持不自然的“阳光”,势必付出代价。
“表达悲观情绪并不一定代表拒绝参与劳动市场与社会”,骆斯航指出。
但若失去“宣泄情绪后的释放”,他说,“可能会使集体心理状态更加恶化”。
然而,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退出竞争、选择“躺平”、并在网路上发泄不满的压力依然存在。
许多人搬回父母家,找不到工作,或渴望逃离过度疲惫的职场生活——这种现象普遍到他们自称为“全职儿女”。
近期研究显示,中国民众对未来的悲观情绪确实正在上升。专家指出,中共深知这一点,因此试图打压相关迹象。但这是否有效,仍是未知数。
“事实上,当代中国历史一再证明,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运动难以根除问题的社会根源”,骆斯航说。
“即使是像中国这样的强势政府,在经济低迷、就业市场竞争激烈、生育率跌至谷底的情况下,也难以遏制悲观情绪。”
随手一赞,手留余香
赞(7)